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知|“AI算命大师”真能让你逆天改命?妥妥的智商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3:25:00    

于梅君

主笔、视频制作:于梅君

“AI预测彩票号码,百分百中奖!”近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这样的旗号,诱导购彩者付费购买“预测服务”。中国福彩提醒消费者:所谓AI预测彩票号码,100%是骗局。近年来,随着AI技术普及,彩票预测、算命改运等骗局屡见不鲜,我们该如何破局?

AI的“智慧”从何而来

利用AI买彩票甚至企图算命改运,科技与“玄学”碰撞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真相?首先,我们得搞清楚AI的“智慧”到底从何而来。

专家表示,当前主流的人工智能系统,无论是深度学习还是其他机器学习算法,都依赖于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模式和规律。

也就是说,AI大模型如ChatGPT、DeepSeek的强大,源于其“吃透”了人类已有的知识库。无论是诗词歌赋、科学定理,还是菜谱攻略,AI都能通过海量数据学习规律,生成看似合理的回答。

比如,AI目前已在金融、气象预测等领域大放异彩。AI量化交易系统成为金融市场的智能助手;中央气象台的“风清”系统,能在3分钟内生成未来15天的全球预报。这些成功案例的共同点,就是存在可学习的物理规律。

然而,这种能力仅限于已知数据范围。就像一个博览群书的学霸,面对课本外的考题,依然可能交白卷,因此,它并没有能力去预测完全未知的未来。

“通过算法去预测未来事件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人工智能算法都是基于数据标注的,也就是说,人类得知道这个事怎么做,机器才可能从我们这儿学到,而没有发生的数据,它是不可能预测的。”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于乃功解释,AI擅长的是识别数据中的相关性,而非建立真正的因果关系。当面对真正的随机过程或缺乏可靠数据时,AI的表现,不会比随机猜测更好。

“AI预测彩票号码,100%是骗局”

3月23日,中国福彩在其官方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AI预测彩票号码,百分百中奖”的幌子,诱导购彩者购买所谓的“预测服务”,让不少人上当受骗。面对诱惑,请务必警醒:所谓AI预测彩票号码,100%是骗局!

彩票是一种概率游戏,以双色球为例,按照游戏规则,从1-33个红色球号码中选择6个、从1-16个蓝色球号码中选择1个组成1注号码。而这样的组合数有1772万多种,每一种组合都有着相同的中奖概率。并且,每次开奖都是一次独立的随机事件,毫无规律可言。

AI进行预测的逻辑基础是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推断未来事件或结果的可能性。但是,彩票每次开奖都具有随机性和独立性,往期开奖数据与未来开奖结果之间没有关系,即使AI能对历史开奖号码进行所谓的“复杂”分析,也无法预测下一次开奖号码,因为彩票的每次开奖都是独立事件,不受之前结果的影响。

中国福利彩票提醒,那些声称用AI能预测中奖号码的不法分子,只不过是利用了人们渴望中奖的心理,编造了一个看似“科学”的骗局。此前,中国体育彩票也表示:中奖号码是随机产生的,根本无法预测。

更离谱的是,有AI软件伪造中奖截图,PS出“5元中奖”的彩票照片,诱导用户下载付费软件。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仅2025年第一季度,因“AI彩票预测”被骗的案例超千起,金额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芜湖市民袁先生就因轻信所谓“AI中彩票算法”,结果被骗3万余元。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于乃功解释,中彩票只能凭运气,就好像连续抛10次硬币,即使落下时都是正面朝上,但第11次抛硬币,正面的概率仍然是50%。彩票的随机性本质,决定了它无法预测未来结果。即使AI能分析出“红球33号出现频率最低”,也无法改变下期开奖的随机性。

当算法撞上“天机”,真能逆天改命吗

除了彩票预测,近年来,随着AI普及,“AI算命”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许多都标榜使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这些应用通过分析用户的面相、手相、生辰八字,甚至社交媒体的行为数据,号称能够预测运势、财运和感情走向。

2025年3月,某社交平台突然涌现大量“AI算命大师”。用户输入生辰八字,AI秒出“天命解析”,然而,警方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AI神算”,不过是套用了话术库的诈骗工具,受害者中甚至有985高校的学霸。

据科普中国报道,“AI 算命”这件事,从根本上就存在逻辑漏洞。

大模型本质是概率模型,依靠统计概率进行预测,只是在形式上模仿“命理师”。

这些所谓的AI算命应用,大多只是将传统算命术的内容数字化,然后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从预设的数据库中随机抽取“预测结果”。以虚构生日为例,DeepSeek虽能推算“八字”、分析“运势”并推荐“转运物品”,看似专业,实则是因为训练语料丰富,贴合中国传统文化。

从准确性来看,一些大模型“幻觉”严重,多次测算同一事物,结果却不同,推测过往运势常常出错。它们之所以让人感觉“有点准”,是通过分析用户提供的信息,给出一些模棱两可、普遍适用的描述,让用户产生“这说的就是我的错觉”,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巴纳姆效应”,也是传统算命师常用的技巧。甚至,AI还会迎合用户期望,给出不可靠的“预测”。

专家表示,所谓“AI算命”仅适合娱乐,不能将其预测当作真理,否则可能导致盲目购买“转运物品”、随意调整人生规划等不理性行为。要永远记住:AI生成的内容只是概率预测,并非事实,应对生活无常,终究要靠人类自身的判断力。

当心“AI算命大师”盗走你的隐私

在网上玩过星座占卜的人都知道,很多占卜平台需要提供个人的真实姓名、手机号码、生日,甚至是身份证号。一旦按照提示输入真实信息后,你可能会陷入犯罪分子的陷阱。

某些算命APP会收集用户的详细个人信息,包括地理位置、通讯录甚至银行信息,这些数据可能被用于精准广告投放或其他商业用途,而非真正的“命运预测”。

“输入生日,AI算出你是天选之子!”某算命APP声称通过“深度算法”解析命运,实则暗中将用户信息打包出售给诈骗团伙。有网友算完命后,次日便接到“精准投资”电话,连“养了几只猫”都被精准提及。

更荒诞的是“区块链命理平台”,声称“算命数据上链不可篡改”,实则利用虚拟币炒作概念,骗子最终卷款跑路。

互联网安全专家介绍,网上各种算命、测身价的游戏,名义上是“预测”现在和未来,实际上很可能是在盗取个人信息;这类应用制作很简单,成本也低;用户参与游戏时需要输入姓名、手机号码等不同信息,这些都会被存入后台数据库;此后,后台数据库可以根据零散信息,拼凑出用户完整的个人信息;如果用户再使用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这些金融电子账户安全将堪忧。

在网友被“算”出不好的运势时,网络算命大师还会推荐做法事、购买转运物等附加业务,进一步骗取钱财。

面对AI在算命和彩票预测上的无能为力及挖坑现象,我们或许应重新思考对这项技术的期望。正像专家所说,“AI最危险的神话,不是它可能变得太聪明,而是人们认为它无所不能。”

知多一点

为什么不少人觉得“算命很准”

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是挣钱?是哥德巴赫猜想?不,都不是,是认识你自己这件事。

巴纳姆效应

心理学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这就是“巴纳姆效应”,也叫“暗示效应”。

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说得“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

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时,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心理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会让求助者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自我实现预言与归因

“心理学上还有个现象叫‘自我实现预言’,通俗解释,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中山大学心理学博士张桂萍表示,一般去占卜的人,很多时候可能内心有彷徨或不确定,因此他希望寻求一个确定的答案。

占卜师为什么能够给予指引?在心理学上,除了“自我实现预言”,还有一个“归因理论”,即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根据所观察到的行为,推断出行为的原因,从而对行为进行评价。

对号入座

在了解这几个理论后,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去占卜的时候,会觉得对方“说得特别准”。

首先,算命者往往是一个有经验的人,能从你的谈吐、心态、穿着等,推断你当下的状态、性格等方面,因此在这个情况下,他会对你做一些预测性的建议,而你也会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将对方的建议归因到你自身的认知体系中,“对号入座”,这其实是心理学层面的互动。

在压力比较大的现代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对未来有一种迷茫,而人们最底层的心理需要,就是寻求“确定感”,在情绪低落时,需要一些倾诉或者旁人的指点。

对于当下不少年轻人热衷“网络占卜”现象,专家认为,花一点小钱去购买这样的服务,寻求一些心理安慰无伤大雅。但对那些表示能花大钱改变命运的说法,就一定要警醒,别被割了韭菜。毕竟,如果算准了,命运本来就是如此,何必算呢?如果算得不准,那还算什么,岂不枉费心机?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鸡毛百科 琼ICP备2024042143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