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来临,气温攀升,游泳、戏水、垂钓等亲水活动成为群众消暑纳凉的热门选择,但同时也带来了溺水事故高发的隐患。为有效防范溺水事故,顺德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依托无人机巡航技术,充分发挥无人机灵活高效的优势,对辖区内野泳黑点水域开展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并劝离野泳人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容桂执法办执法人员正在升起无人机识别两违建设。/顺德融媒资料图
顺德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根据业务部门提供的野泳黑点,规划10条重点飞行路线,依托统建的无人机巡查系统,无人机搭载喊话器,结合自动航线巡航、高空喊话、实时回传等功能,在暑假期间对河道、水库等野泳黑点进行常态化高空巡查。无人机机动性强、视野开阔,有效弥补了传统人工巡查的盲区和不足,提升巡查效率。
在巡查过程中,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可实时捕捉水域动态,及时发现野泳、戏水、垂钓等危险行为。通过无人机飞控平台实时查看现场情况,一旦发现有人在危险水域附近活动或做出危险行为,就能通过无人机实时喊话劝离。同时,无人机巡查数据可存档分析,为后续精准布防提供依据。
其实,防溺水喊话劝离仅仅是顺德区无人机城市治理众多应用场景中的其中之一,过去半年,由顺德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统建的无人机网络正裂变式赋能全区。
在生态环保方面,无人机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并实时采集各种环境参数,累计输出43份大气监测报告,协助生态环境部门对重点区域实施精准化管理;在城管执法方面,自动巡查违规建筑,及时快速发现新建、违建线索,对违建行为打早打小,对重点区域实施高频次巡查,遏制偷建、抢建以及加建行为;在安保应急方面,借助无人机全区域覆盖、全流程智能、10分钟可到达全区任意位置的优势,为突发火情、大型活动、节假日等安保应急工作及时提供有效支撑,加固安全防线……

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操作顺德区政府视频专网接入与共享平台。/顺德融媒资料图
今年上半年,顺德区的“天空之眼”已覆盖全区806平方公里,累计飞行超3.5万架次,日均飞行193架次。垃圾堆积、裸土扬尘、违规建设等14种算法加持,智能生成2120宗工单,构建从发现问题到处理解决的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协助部门快速、有效解决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已为区、镇(街道)两级业务部门合计83项个性化需求提供了1229架次飞行任务,支撑各部门重点工作开展。
顺德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年内该局将陆续推出烈士纪念设施巡检、水体反演、古木保护巡检、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监管等12种应用场景。未来还将继续以技术协同之智、资源统筹之力,让这支“智慧舰队”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解锁”更多应用场景,进一步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文/顺德融媒记者邓海霞
视频/部门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