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全国首个基层法院支持、地方产业部门协同,专注于音乐文创领域的专业化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成都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成都武侯区成立,建立“产业-行政-司法”三级联动维权机制,构建音乐文创知识产权全周期法治服务生态。中心的成立也将填补成都市音乐文创领域专业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的空白。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与成都音乐文创园牵头成立武侯区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心以“垂直深耕、精准服务”为特色,凝聚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产业园区、调解组织、行业协会等多方合力,集成版权快速登记、侵权风险预警提示、政策法规咨询、纠纷多元调解、诉调快速衔接、巡回公开审判等立体式功能模块,打造“事前风险防控+事中纠纷化解+事后司法救济”全景全域全链条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2023年,在成都知识产权法庭指导下,武侯法院与武侯区版权局、成都音乐文创园管委会合作,在国际城市产业设计中心设立武侯区版权e法保护服务中心。该中心先后为百余家企业提供咨询、预警服务,组织调解版权纠纷800余件。
现在,提档升级的成都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不仅延续公益联调、诉调对接等创新机制,更针对音乐文创产业痛点,集成联动等特色模块。纠纷联调现场,当事人可切身体验30分钟内完成从协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全流程实践,真正实现知识产权“快保护”。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打造音乐文创作品确权、用权、维权全链条保护体系,护航音乐文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会上,海葵音乐以“扩展音乐商用新模式,激活知产保护新动能为”主题进行了分享。香港资深影视音乐传媒人、新成都音乐人计划联合发起人罗嘉慧女士强调了版权保护对原创音乐生态的关键作用。“听了很多新音乐人说音乐人的路很难,是因为他们的权利没有被维护,版权维护及管理是原创音乐生态的重要一环,相信在成都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帮助下,让我们中国的原创音乐作品能在规范的版权保护下能走向全世界。”罗嘉慧说。
成都音乐文创园聚集音乐产业全链条企业700余家,形成了以原创音乐、版权交易、演艺演出等音乐产业核心层为引领,融合音乐教育培训、乐器产销等关联层、拓展层的“音乐+”全产业链条,音乐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红星新闻记者 董馨 摄影报道
编辑 陈怡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