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破百!花都人医“人工心肺”为生命续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5:16:00    

近期,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临床应用累计突破100例!

作为广州北部地区最早开展ECMO技术、应用例数最多且成功率最高的区级医院,近两个月以来,院ECMO团队成功救治了3名重症患者,展现了团队在ECMO技术领域的硬核实力与救治水平。

“罢工”心脏按下“重启键”

ECMO,被称为“人工心肺”,能够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为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而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超过50%,对年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23岁青年男性陈某(化名)因“发热3天伴突发胸闷气促”急诊入院。检查发现,其心肌严重受损,血压、血氧急剧下降,心脏随时可能停跳。花都区人民医院ECMO团队迅速启动VA-ECMO(静脉-动脉体外循环)。在置管过程中,患者多次出现致命性室速,ECMO运转后心脏更是完全“罢工”。团队昼夜坚守,精准调控循环与抗凝平衡,6天后,患者心脏功能奇迹般恢复,最终康复出院。

撤机时血管修补

死亡线上抢回生命垂危的六旬老人

61岁男性患者王某(化姓)因甲流合并肺曲霉菌感染,引发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即便在机械通气支持下,氧合与高碳酸血症仍难以改善,生命垂危。

得到这一情况,花都区人民医院ECMO团队迅速评估,采用VV-ECMO(静脉-静脉体外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的精准治疗方案。经过23天呼吸机辅助、10天VV-ECMO与俯卧位通气联合救治,患者最终顺利脱机拔管,转入专科进行康复治疗。

出院当天,患者家属送来锦旗

“黄金救援”让患者重获第二次生命

54岁男性李某(化名)突发心梗导致心跳骤停,医院ECMO团队提前预警,在患者到达急诊时立即启动ECPR(体外心肺复苏)。

通过ECMO维持循环的同时,介入团队迅速开通堵塞血管,配合亚低温脑保护技术,患者不仅恢复了自主心跳,还实现了“零并发症”康复。这场争分夺秒的“黄金救援”,为后续介入治疗创造关键条件,成功守护生命!

通过ECMO维持循环的同时,介入团队迅速开通堵塞血管,最终患者顺利出院

“ECMO不是单兵作战,而是体系化救治能力的体现。”花都区人民医院内科首席专家李东华表示,每例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急诊的快速识别、超声的精准评估、外科团队血管通路的建立、各专科诊疗以及重症监护的精细化管理等多学科、多环节的无缝衔接,才让生命一次次转危为安。

从零到百,只为托起生的希望

据悉,自2020年8月在党委书记叶家骏、内科首席专家李东华的指导下完成首例ECMO救治以来,团队通过建立标准化救治流程、开展模拟演练、引入智能监测系统,持续优化ECMO管理。

面对每一场与死神的较量,ECMO团队始终秉持“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四年时间以来,团队成功突破技术瓶颈,从应对单一病种到攻克复杂危重症,逐步实现ECMO技术在心脏骤停、重症肺炎、暴发性心肌炎等多领域的应用覆盖。

截至目前,花都区人民医院已累计完成超百例ECMO救治。2024年开展35例,近三年来,ECMO开展例数与撤机成功率持续攀升。其中,VA-ECMO撤机成功率达77.78%,ECPR撤机成功率为32.5%。参比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协会统计数据,中心近三年的开展例数及撤机成功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迈过ECMO救治突破百例的里程碑,未来,花都区人民医院将进一步优化ECMO技术应用,强化多学科协作救治体系,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更多危重症患者点燃“生命之光”,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希望。

文、图|王沫依 吴嘉敏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鸡毛百科 琼ICP备2024042143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