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呼和浩特市过敏性鼻炎进入集中爆发期 专家支招科学应对花粉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10:18:00    

  记者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过敏(变态反应)诊疗中心获悉,进入8月以来,因过敏性鼻炎就诊的患者数量激增,单日门诊量突破百人,较往年提前半个月进入高发期。医生提醒,随着花粉浓度持续走高,市民需做好科学防护与规范治疗,才能平稳度过过敏高峰期。

  8月11日9时许,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过敏(变态反应)诊疗中心候诊区已人满为患。候诊椅上,不少患者手持纸巾频繁擦拭鼻子,或因眼痒不住揉搓眼角,并不时打喷嚏。

  “一天能打30多个喷嚏,眼睛痒得像有小虫子在爬,晚上经常被鼻塞憋醒,根本睡不好。”市民杨女士告诉记者,她患过敏性鼻炎5年,往年9月初才会发作,今年8月上旬提前发作,且症状比往年更严重。

  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博谦介绍:“从8月1日开始,门诊量直线上升,每天上午、下午的号提前一周就被预约满了。”王博谦指着电脑系统里的就诊数据说,患者中约80%的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为蒿草花粉,其余则对藜草、豚草等花粉过敏。

  面对来势汹汹的过敏季,如何才能有效控制症状?王博谦从防护、用药、根治三个层面,给出了详细建议。

  “避开高浓度花粉环境,是最直接的防护手段。”王博谦建议,花粉浓度“高”或“很高”时(通常是10时至16时),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城郊接合部、公园、草原等植物密集区域。

  若必须外出,需佩戴防护级别较高的口罩,同时推荐使用鼻腔过滤器。此外,戴防风眼镜可减少花粉与眼结膜的接触,减少眼痒、流泪等症状。

  “外出回家后的清洁步骤也不能少。”王博谦强调,回家后应立即更换外衣外裤,并及时清洗;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将附着在鼻黏膜上的花粉冲洗掉;同时建议冲澡,避免花粉残留在头发或皮肤上。另外,需及时关闭家中门窗,必要时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室内空气。

  有明确过敏史的患者,应在每年过敏季来临前半个月(今年大约7月底)就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用药。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抗组胺口服药等,提前使用能有效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让发病时的症状减轻50%以上。”王博谦说。

  “脱敏治疗是目前唯一的根治性手段。”王博谦介绍,脱敏治疗即通过逐渐增加患者对过敏原的接触剂量,让身体慢慢适应,最终实现不再过敏的效果。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还可采用“脱敏治疗+生物单抗治疗”的联合方案。

  针对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王博谦给出了定制化建议。

  “备孕期女性可提前进行脱敏治疗,最好在怀孕前半年完成基础疗程。”他强调,已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的女性,不建议进行脱敏治疗,应优先选择物理防护,如佩戴鼻腔过滤器、加强室内清洁等,若症状严重需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孕期安全的抗组胺药,避免自行用药。

  儿童群体则需警惕“拖延危害”。“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哮喘,尤其是5—12岁的孩子,免疫系统尚在发育,拖延治疗会增加后续治疗难度。”王博谦提醒,若孩子出现频繁揉鼻子、打喷嚏、清嗓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面对日益增多的过敏患者,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过敏(变态反应)诊疗中心已作好准备。“中心整合了耳鼻咽喉科、呼吸科、儿科、皮肤科、中医科、检验科六大专业力量,实现了‘一站式诊疗’。”王博谦介绍,患者在这里可完成过敏原检测、鼻内镜检查、肺功能检测等全套检查,同时获得耳鼻喉、呼吸、儿科等多学科医生的联合诊疗建议,避免了患者“多头跑、重复查”。(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鸡毛百科 琼ICP备2024042143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