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安八办”:通向延安的红色桥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14:09:00    

在古朴厚重的西安古城墙内,坐落着一处幽静雅致的建筑群,像一位安详的老人一样注视着这座千年古城的日新月异,回忆着那些激情澎湃的峥嵘岁月。这里是全国15个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机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下称“西安八办”),系中国共产党于1936年至1946年在国民党管辖区西安所设立。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先后设立了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及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西安八办”是最便捷的国共联络点。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当时医疗器械和药品十分缺乏,周恩来指派在张学良身边工作的我党联络代表刘鼎,在西安设立秘密交通站。因七贤庄距火车站较近,刘鼎考虑到运输物资方便,便租赁了下来,在德国牙医博士冯海伯牙科诊所的掩护下,开始了为延安采买、转运医疗器械和通信器材的工作,这里成为中共中央的秘密交通站。也是在这里,中共中央的声音通过地下电台,被传播到全国各地。

“西安八办”是最早设立的红军办事处。1937年2月6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周恩来等迁入七贤庄一号院,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办事处”。后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末期、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1959年,西安市政府修复了旧址,建立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作为进出陕甘宁边区的首站,“西安八办”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协助成千上万的进步青年与国际友人走向延安,走向抗日前线。据统计,共组织输送2万多名爱国青年奔赴延安走上革命道路,七贤庄也被大家誉为红色桥梁。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战争年代,这里也是向陕甘宁边区和抗战前线,领取、采买、输送抗战物资的“红色兵站”。

我既是一名检察干警,也是一名革命三代。我的爷爷、外公及父母,都为祖国解放和国防事业奉献了毕生力量。在他们的教导下,红色基因早已根植于我心。我弱冠从戎,入伍11年后转业到西安市检察院工作,从军人后代到检察干警,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先辈精神的赓续,是红色血脉的流淌。

保护红色资源,保护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奋斗而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维护军人地位和权益,维护的是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基石。近年来,西安市检察院在保护红色资源和维护军人权益等工作上充分发挥职能,开展了一系列专项监督工作。我印象最深的是临潼区检察院获知辖区有一座革命烈士的孤坟在山沟里躺了48年,征得家属同意后,在各方协调努力下,最终将烈士的“英魂”迁移至西安烈士陵园,让烈士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如今烽火远去,但“西安八办”的那段革命历史,跨越时间,依然闪耀着红色光芒。据统计,这里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近千万人次,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

当我再次走进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踏过青石砖路,感受着革命年代的严肃清简;穿过长廊展厅,一件件展品,静默地讲述着“西安八办”的历史。打通历史与现实的精神脉络,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时刻,那段共产党人代代薪火相传的故事,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新生共产党人的成长。

(作者系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处处长 刘阳)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鸡毛百科 琼ICP备2024042143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