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和AI太亲密有风险!心理专家发出几个互动提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1:35:00    

受访专家: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心理治疗师 樊亚奇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欧阳云霜

对很多人来说,AI已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具,更是陪伴左右、承载心事的一位知心朋友,甚至是亲密恋人。根据《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在我国,平均每天约2亿人在使用AI软件,网页AI产品的访问总量超过6亿。可见,AI机器人正成为新型的全陪伴工具,与它的密切互动让很多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关爱。但是,近日刊登在英国《认知科学趋势》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发出警示:和AI关系太近,甚至成为无所不言的“恋人”,可能会带来心理风险,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论文作者指出,与AI结成的“人工亲密关系”,可能会瓦解现实世界中真实的人情往来。和AI有过对话经验的人应该不难发现,它们早已不是不解风情的“机器”,而是智商、情商都“在线”的“类人”。与它们谈天说地,你会很快被其无所不知、风趣幽默、温柔体贴的“个性”吸引。有的AI甚至能定制形象,充分展现使用者投射过来的、对另一半的期待。当无条件支持自己、永不背叛的“完美”对象就在眼前,这个虚拟伴侣就成了许多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情感寄托,造成部分使用者只爱AI,不爱人类。研究发现,过度依恋AI的人,会越来越疏远人群,社交时共情能力减弱,情况严重的,会对真实家人、朋友和伴侣产生敌意。

AI的长期陪伴还会助长负面思想。身处低谷、“想不开”的人通常会更频繁地找AI谈心,就在人们向AI大吐苦水的同时,聪明的它也记住了使用者的思维倾向、情绪状态、语言特征和期待的反馈。下一次,当使用者提及一些危险思想和行为时,这个“体贴”的工具可能会过分顺着使用者的意思,鼓励、支持危险的想法,让用户的消极思维不断强化。要是使用者找不到其他可以商量的人,就很可能在AI的煽风点火下,做出冲动、极端行为。比如2023年,比利时一位有过自杀念头但未实施的男性,最终在AI的诱导下结束了生命。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心理治疗师樊亚奇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心理健康角度看,与AI建立情感联系有利有弊。一方面,它可以提供时刻的陪伴,减少孤单感;它还非常善解人意,不会评判、不会嘲笑,给予人们需要的支持和关心,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情绪问题。但另一方面,除了论文中提到的风险,与AI的过分亲密还会造成社会适应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下降,对世界产生认知偏差和隐私泄露等问题。

因此,AI虽好,但使用须有度,要保持必要的边界,避免不健康的情感依赖。樊亚奇建议每天定时,设定与AI互动的时间上限,避免过度沉迷;保持现实社交,将与AI的互动作为现实社交的补充,而不是替代,积极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与真实的人建立情感联系;培养批判思维,在与AI互动时,保持独立思考能力,不盲目接受AI的建议和观点,学会辨别信息真伪;留意自身的精神状态,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如发现过度依赖AI的情况,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鸡毛百科 琼ICP备2024042143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