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法院深入贯彻最高人民法院“救助制度法治化、救助案件司法化”要求,始终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增强“如我求助”意识,构建“1+N”司法救助工作新机制,用足用好司法救助资金,深入推动“应救尽救”理念落实落地,依法高效办理司法救助案件,持续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温度。
围绕扩大司法救助覆盖面,确保“应救尽救”,全市法院持续践行“诉事速办”工作理念,优化办理流程,加强释法说理。同时,将规范化的办案要求贯彻到救助对象审查、生活困难情况认定、救助金额确定、救助资金发放各环节,实现依法救、科学救、有效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西湖区人民法院三级法院共同推动打造司法救助一体化办理平台,该平台集在线申请、办理、申拨、发放功能于一体,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江西分平台或扫描司法救助二维码即可提起司法救助申请,申请信息与内网办案系统同步互通,打通了当事人在线申请与法院在线受理、审查的线上通道,实现“掌上救”“及时救”。
为统筹“当下救”与“长久助”,全市法院积极探索“以法院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1+N”司法救助工作新机制,努力争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公益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构建以资金救助为先导,以义诊义教、精神抚慰、就业帮扶为后续的爱心帮扶体系。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人社局、医保局签署《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从线索推送、信息核查、联络机制、跟踪回访、宣传引导等五个方面,搭建起国家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社会救助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
从上下级法院联动救助,到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深度融合;从针对性采取后续帮扶措施,到创新救助金监管方式,去年,全市法院帮助涉诉困难群众摆脱困境,累计发放司法救助金638.94万元。接下来,我市法院将继续坚持以法治化为导向,以提升群众获得感为核心,推动司法救助工作体系逐渐完善、协作范围逐步拓宽、救助方式灵活多样、帮扶措施更加精准,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洪观新闻记者 吴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