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李晓青)7月10日,记者从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援疆和医改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对口援疆工作及新疆医改工作不断取得显著成效,带动新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持续提升,目前,自治区84.47%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政府办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
2024年以来,新疆各受援医院在援疆省市的帮助下,专科技术能力和临床诊治能力不断提高,实施新技术新项目近1600项,新建名医工作室近100个。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7+1”医院已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五个中心”共计38个。搭建“互联网+”信息化平台,推广“多学科协作模式”,任命援疆干部人才担任院领导、科室负责人,推动受援医院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本土医疗人才持续成长,落实“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工作机制,帮带本地学员近5000人,选派4000余名本地人才赴对口援疆省市进修学习,推动帮扶模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援疆医疗资源协同共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省市牵头建立长三角地区援疆医疗联盟,喀什地区依托上合组织医疗合作联盟,与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国际合作。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认真研究分析对口援疆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优化“组团式”帮扶,全面落实支援任务。
与此同时,医改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构架,加强兵地协调;加快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分级诊疗;聚焦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提高服务质效;综合施策、长短结合、有序有效解决人才短板等问题,不断提升新疆各族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