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26家企业参加“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惠州学院2025届毕业生春季供需见面会,组织24家企业参加“百万英才汇南粤”暨惠州市2025年十万人才大招引专项行动——校园惠州日(深圳站)活动,向武汉、长沙、广州等高校公开招聘编制教师234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目前,“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正在实施,博罗向各路人才抛出橄榄枝,助企揽才、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引才。
一直以来,博罗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目前,该县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县建设的意见》及配套17项政策,给予人才最高200万元的补贴,在安居入户、子女入学、政务办理、旅游出行方面提供绿色便捷服务,涵养“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

环境舒适宜人的博罗县城吸引人才纷至沓来。博罗宣供图
人才故事
在博罗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博罗,是一座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的城市。近三年,博罗县人才增长约7.56万人,其中硕博高层次人才引进约690人。截至2025年3月,已认定高层次人才999人。对于人才,博罗向来重视,给予最大的诚意。也正因如此,在博罗发展的人才有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立振是山东人。2015年,他从部队转业到县科工信局工作。“同事都很热情,让我一下子就适应了新岗位。”王立振说,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都十分关心,给予他很多指导和帮助。局里还根据他的工作经验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任务,让他得到锻炼和成长。2019年,由于工作出色,他被组织提拔任用,安排到县政数局任副局长,主要负责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网络和信息化等方面工作。
谢永佳是惠州伴永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石湾人。他从一个愣头青成长为市第十批市管拔尖人才(乡村振兴),既有自己的不懈奋斗,也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惠州伴永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1年,目前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是一家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储运、加工、销售为主的全产业链企业。“在公司发展中,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谢永佳说,由该企业作为主体的博罗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正处在收尾阶段,争取在今年年底投产。借着建设产业园的东风,他逐渐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推动大米年产能从10万吨增加到30万吨、粮食仓容量从3万吨达到10万吨,加快企业向国家级农业龙头升级。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李江蓝是湖南人。2019年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后,他来到惠州锂威工作,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体系开发。他说,博罗与东莞、深圳和广州相邻,很多企业都在这些城市设有总部或研发机构,在博罗工作很方便接触到国内外大企业的精英人才,感受不同思想和文化的碰撞,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帮助。他觉得,惠州锂威作为新消费类行业顶尖的电芯企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博罗县和惠州锂威都很重视人才,给了他很多关心与支持,让他在企业有施才空间。
关爱人才
贴心服务送到人才“家门口”
关爱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关键一环。关爱人才,博罗从细微处着眼,从人才关心的地方着手。
博罗县医疗卫生部门积极做好人才医疗保障服务,在医院收费处、等候取药处设立独立的人才收费通道和取药通道,打通高层次人才就诊全程绿色通道;制定高层次人才健康档案和康复随访制度,为特级、A类人才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全力保障人才身体健康。
县教育部门还积极解决好高层次人才子女的上学问题。王立振说,他刚转业到博罗工作时,曾担忧子女的上学问题。后来,有关部门积极协调,按照人才有关政策,帮助他的孩子顺利入学。
县交通运输部门做好人才便利出行保障,在博罗的高铁站、客运站等交通枢纽通道显眼位置张贴“优粤惠才卡优先通道”标识,保障“优粤惠才卡”持卡人才出行服务。
县政务服务部门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人才服务,设立人才服务“综合窗口”,推出人才服务指南,规范人才服务和人才办事指南,为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入企业调研,了解人才工作情况。博罗县人社局供图
去年以来,博罗县人社局还积极做好“优粤惠才卡”的发放激活工作。截至目前,博罗通过上门服务的方式,为该县高层次人才发放“优粤惠才卡”303张,把对人才的关爱送到“家门口”,把对高层次人才的服务保障机制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细处。
让大家感动的还有,博罗每年都举行高层次人才代表座谈会,各领域杰出人才代表齐聚一堂,畅谈交流,共话发展。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参加,现场与高层次人才座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人才座谈会上,我们受到了热情接待和慰问。”李江蓝说,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与会部门和领导都很重视,切实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让大家很感动,觉得很贴心。
接下来,博罗县将继续打通服务人才的“最后一公里”,主动把贴心服务送到人才“家门口”,充分营造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良好环境,为在博罗的高层次人才鼓干劲、增信心、解难题、促发展,构建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新格局。
礼遇人才
用“真金白银”兑现对人才的重视
博罗对人才的礼遇还体现在真金白银中。
记者从县人社部门获悉,事业单位新引进人才可享受相应的人才津贴。其中,博士、具有正(副)高职称的硕士、具有中级职称或“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人才,县财政将给予为期五年、每月1000元~3000元的特定津贴。取得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分别给予2万元、3000元的一次性进修补助。
医疗卫生新引进人才也可享受安家补贴等。对于签订3~7年服务合同的急需紧缺医疗卫生人才(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口腔医学类专业),取得相应资格并在临床一线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医疗卫生人才,可分别享受12万元~200万元的安家补贴。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每年再增加2万元。在教育补助上,除已享受广东省农村订单定向培养优惠政策的人才,报读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专业的博罗籍全日制本科生,凭录取通知书,与县卫生健康局签订合同承诺毕业后回博罗县公立医院临床一线工作服务5年(不含规培时间)的,给予每人每年学费及生活补助2.5万元。
同样,企业新引进人才可享受相应补贴。县财政将给予新引进博士、硕士、正(副)高职称人才发放最长五年、每月300元~800元的特定津贴。晋升为博士、正高、硕士的国有企业人才一次性补贴学习进修费用分别为2万元、1万元、3000元。
对于市县认证的高层次人才(持卡人才)在县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就医,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入户、税务、商事等政务服务事项以及惠州机场乘机,均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同时,其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由教育部门在县内公立中小学校安排就读。外籍人才可按政策规定在办理居留证件、申请永久居留等方面享受便利。可低租金申请入住博罗县人才公寓;享受市、县人才安居和人才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可免费乘坐市县公交车,免费进入市内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A级旅游景区,享受市直体育场馆免费或折扣优惠。申报国家、省级、市级科研项目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优先立项、优先支持。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罗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