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高新区孙灶村,小小鱼苗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近日,县内外十几名养鱼大户来到孙灶村二东鱼苗繁育基地,选购上万尾淡水鱼苗。该村凭借鱼苗孵化产业,成功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群众致富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二东鱼苗繁育基地,80多亩标准化鱼苗孵化区一派繁忙。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温、溶氧量等关键数据,为鱼苗生长保驾护航。创新的“仿生态梯度培育”技术在这里大显身手,6大类淡水鱼苗实现全年循环孵化,年产量突破千万尾。
孙灶村实施“三链融合”发展模式。产业链上,完善“繁育基地+村干部+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周边100余户养殖户走上标准化生产道路,形成2000亩协同发展水域;就业链方面,启用“季节性用工+技能培训”模式,在孵化旺季提供80个临时岗位,帮助村民年均增收3000元;增收链上,盘活500亩水面资源,通过交易平台发包,村集体年均增收超10万元,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良性循环。
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孙灶村创新“鱼菜共生”循环系统,将鱼苗培育的尾水净化后用于灌溉藕田,打造“水下养鱼、水上种藕”的立体种养格局。这一举措不仅使养殖密度提升40%,还带动周边500亩农田实现绿色种植,构建起复合型产业链。
如今,孙灶村鱼苗孵化基地内,鱼群在仿生态育苗池里翻腾,打包车间物流车辆穿梭不息。这条“游”向全国的鱼苗产业链,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正激荡起共同富裕的澎湃春潮,为更多乡村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样本。(编撰丨谢化鹏 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