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王雯哲
近日,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民法博物馆举办了两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活动,两场“模拟法庭”分别吸引了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小学的学生以及50余名市民游客参与,为法治宣传教育注入新活力。
聚焦劳动纠纷:大学生演绎法庭风云,法律知识“内化于心”
4月18日,深圳技术大学的15名学生参观了民法博物馆,在浓厚的法治氛围中深入探索民法知识的深厚底蕴。随后,一场以“因拖欠工资导致劳动合同被迫解除的劳动纠纷”为核心主题的模拟法庭活动精彩开场。

活动中,学生们迅速进入各自角色,生动演绎了人民陪审员、书记员、原告、被告以及代理律师等庭审角色,沉浸式体验了庭审的全过程。从庭前准备时的严谨细致,到法庭调查时的层层剖析,再到法庭辩论环节的激烈交锋,学生们巧妙地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真实的劳动纠纷案例紧密相连,形象地展现了民事诉讼的具体流程。这场模拟法庭让学生们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知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热议校园安全:小学生在模拟法庭中播撒法治种子
4月20日,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小学的学生们围绕 “校内被同学撞倒受伤,责任该由谁来承担?”这一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开展了一场精彩的模拟法庭活动。

同学们在活动中全情投入,认真扮演着各自的角色。通过亲身参与庭审的各个环节,他们不仅系统学习到了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自身的法律意识。
参与此次模拟法庭的李同学感慨道:“在这次的模拟法庭里,我深刻明白了遵守规则和保护好自己的重要性,也学会了要尊重他人。”
这两场模拟法庭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沉浸式体验学法乐趣的平台,让他们在庭审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法律赋予的权利与义务,切实提高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提升了他们的法治素养。同时,也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堂生动且极具教育意义的法治公开课。接下来,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通过举办更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民法典真正走进市民的生活,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