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晚托班的学生正在写作业。(全媒体记者刘青霞摄)

解放北路街道天山路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晓莉接学生放学。(全媒体记者刘青霞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刘青霞)5月20日16时40分,距放学还有20分钟,身着大红色T恤的刘晓莉和同事及社区工作人员已从解放北路街道天山路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出发,前往乌鲁木齐市第一小学(明德路校区)接3名学生。
17时许,走出校园的李婉馨、陈苏涵和洪旌瑞看到站在树下的刘晓莉,兴奋地跑上前分享班级趣事,一起说笑着来到天山路社区老年服务中心。
步入老年服务中心一楼,90多平方米的空间布置温馨:两张适老化长桌一字排开,一张0.8米*3.2米,另一张0.8米* 2.4米,铺着白底绿叶纹桌布;环形靠墙书架陈列着近千册图书,青少年读物占比超七成。
“咱们休息会儿就写作业,安老师会来帮大家检查作业,有不会的题尽管请教,争取今日事今日毕。”已在老年服务中心工作6年的刘晓莉,在孩子们心中如同“知心姐姐”,他们不仅喜欢与她分享悄悄话,更愿意听从她的建议。
关于老年服务中心开设晚托班的缘由,天山路社区老年服务中心负责人依米依拉·伊力解释道:该中心日常主要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餐饮、文娱、医疗等服务。2024年3月,多位居民提出托管需求,鉴于辖区双职工家庭比例较高,且存在“孩子放学早、家长接送难”的现实困境,而老年服务中心周一至周六,每日16时至19时的闲置时段恰好可匹配学生托管需求,同时具备儿童学习空间与社区食堂双重优势。经协商形成服务方案:家长支付托管费,由中心负责接学、课业辅导,并安排学生在社区食堂就餐及图书阅览。
“我们将需求告诉社区后,很快获得支持。”依米依拉·伊力补充道,考虑到一至六年级分时段放学,每天需完成6趟接学任务。遇到接送高峰期,社区工作人员还会增派人手协助。
托管服务运行月余后,新的需求接踵而至,家长们在满意度调查中提出“不仅要保证作业完成度,更要提升作业质量”。这让依米依拉·伊力陷入两难:中心现有工作人员虽具本科学历,但缺乏学科辅导经验。经与社区商讨,最终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聘请持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研究生学历的安思萌老师加入团队,并由老年服务中心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协助。
随着服务质量提升,运营成本相应增加。经过市场调研并召开家长听证会后,最终确定采取“22天/周期”收费模式:单周期费用1000元,日均约45元,家长可按需调整托管时段。费用包含增值服务——学生可免费借阅中心图书,并享受社区医院提供的视力检测等专项健康服务。
“过去放学后,爸爸妈妈不得不请假将我接回家后立即返岗,独自完成作业时遇到难题无人请教。现在在晚托班里,学习氛围特别好,和同学们互相督促,写作业效率提高了;安老师的解题方法特别清晰,我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李婉馨翻着作业本展示批改痕迹,“现在回家还能和爸妈分享学习收获,家庭时光都变得温馨了。”
“爸爸妈妈来不及做饭,我们就在社区食堂吃,好吃还便宜。”陈苏涵说。
“开设晚托班主要是为了方便辖区双职工家庭,目前学生有十余名。我们安排了专人辅导作业,定期组织手工、科普讲座等兴趣活动,家长反馈孩子性格也更开朗了。后续,我们将做好服务工作,根据家长需求延长托管时间,计划暑期增设‘非遗手作’特色课程。”解放北路街道天山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干部于淼说。
记者离开时,遇到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陈诚。他告诉记者,有了晚托班,孩子的晚饭和作业不用操心了,“我和爱人都上班,加班是常态,这项服务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