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闻8点见丨清明假期超六百万人次逛北京公园;网络祭祀乱象当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9:57:00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清明假期期间,不少市民游客出门踏青赏花。假期三天,北京全市公园纳客606.32万人次,游客量排名前三的是颐和园、天坛、玉渊潭。

游客游览天坛公园。天坛公园供图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清明假期三天(4月4日至6日),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606.3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5%。假期三天纳客量排名前三的公园分别为颐和园41.77万人次、天坛公园40.15万人次、玉渊潭公园33.36万人次。全市公园总体运行平稳、安全有序。阅读全文>>>

颐和园、天坛、香山、陶然亭、玉渊潭等市属公园开展23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供百余场义务讲解服务,让游客在园林胜境中缅怀先烈、感悟历史。

节日期间,不少市民游客走进香山公园登高踏青。香山公园举办图书市集、“赶考·香山”红色研学、“春天的花与叶”科普以及传统“香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市民游客全方位了解园林知识,品味园林文化内涵。

清明节后,北京各大公园仲春花事持续,国家植物园第三届桃花观赏季暨世界名花展、玉渊潭公园第三十六届樱花文化活动暨第六届春季花卉联展、陶然亭公园第十届海棠春花文化节、中山公园第三十届春花·郁金香文化节正火热进行。记者从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香山公园将启动以“香山春望”为主题的花卉环境布置,景山公园第二十八届牡丹文化节即将开幕,公园迎来又一波最美赏花潮。阅读全文>>>

今天(4月6日)是清明假期最后一天,你是否已踏上归途?为迎接返京客流高峰,今晚北京部分地铁运营调整。此外,北京城区已进入飞絮模式,需注意防护。

小长假最后一天,北京站迎返程高峰。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为做好抵京旅客接驳运输服务保障工作,今天多条地铁线路延时运营,保障晚间抵京旅客顺利出行。4月6日,3号线朝阳站下行(开往东四十条站方向)末班车时间延长至次日0:30;4月6日,7号线北京西站上行(开往环球度假区站方向)末班车时间延长至次日0:30;4月6日,4号线北京南站上行开往安河桥北站的末班车时间延长至次日0:30;4月7日,丰台站开门运营时间提前至5:00。

今天下午,北京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预计,4月7日白天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有3、4级偏北风,阵风6、7级,山区及密云、平谷的部分地区阵风可达8级,请注意防范。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北京城区已进入飞絮模式。杨柳飞絮是引起过敏的原因之一,也有引发火灾的可能。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黄卓提醒,外出可佩戴口罩、防护镜等,尽量选择不易黏附飞絮材质的衣物,避免接触过敏原,对飞絮进行有效的物理遮蔽;户外活动尽量避开飞絮飘散高发时段和区域。

此外,还要注意日常清洁,居家尽量关闭门窗,若有飞絮飘入,可以使用空气过滤或净化设备,并且及时用吸尘器清理,或喷水湿化后清扫。外出开车时不要开窗,通风模式可以选择内循环;外出回家要及时脱掉外衣并清洗面部、鼻腔、口腔。阅读全文>>>

当VR技术走进殡仪馆,当文化展馆入驻公墓,让人避之不及的殡葬场所正从忌讳之地变身生命课堂。

3月21日,东郊殡仪馆生命驿站,参观者通过VR体验“死亡之旅”。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北京市东郊殡仪馆内有一处方形小屋,浅色的外表看起来并不显眼,打开门却能看见宛如VR体验馆的设施:五面沉浸式大屏、两个可前后平移的皮质交互座椅、专业的VR眼镜和专用耳机。这个地方叫做“生命驿站”,由东郊殡仪馆与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合作建设。

社工李志华曾在生命驿站体验过,当她坐上座椅,戴好VR眼镜与耳机后,便经历了一场“死亡之旅”。在这趟旅程中,她的视角跟着一个人走入小区、回到家中、突发疾病、接受抢救、抢救无效后被送到殡仪馆,她仿佛变成了那个人,躺在殡仪馆的告别厅中央,周围是家人朋友的告别,然后被火化,最终变成一颗天上星。

人难以真正了解未曾体验过的事,尤其是死亡。“这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李志华说,“经历”过死亡,珍惜生命的想法更加强烈,以后她能更好地面对离别。这座生命驿站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已经有300余人体验。“新颖”“放松”“感动”“高科技”是体验过的人留下的高频反馈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从教育完整性角度分析认为,死亡教育是有必要的。“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更关注成长、成就,不关注死亡,而且人会本能地回避死亡。其实是有必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死亡教育的,特别是对一些孩子来说,当亲人逝去时,是一个比较恰当的进行死亡教育的机会;在学校里也可以利用恰当时机进行相关讨论,比如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都是进行死亡教育的良机。”阅读全文>>>

给活人建网墓、设置“香火排行榜”揽财……随着网络祭扫方式兴起,该领域的一些乱象也引发了社会关注。网络祭祀乱象何时休?

随着网络祭扫方式兴起,该领域一些乱象逐渐涌现,引发社会关注。图/IC photo

据《法治日报》报道,此前,“人还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多次”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案件中,某平台未审核逝者信息真实性,导致一名在世女孩璐璐(化名)被创建祭奠纪念馆,其照片、个人信息被公开传播长达6年,累计访问量超4.3万次。

步入信息时代,网络祭扫作为传统祭扫方式的数字化衍生,本应成为跨越时空、承载人们无尽追思的温情纽带。但这一新兴的祭扫方式,如今也伴随着争议。“活人遭网络祭奠超 4.3 万次”,就是网络祭祀平台审核漏洞百出的写照。

与此同时,网络祭祀平台过度商业化的乱象,也需引起重视。如据报道,平台所谓的 “香火排行榜”,实则是诱导用户充值打榜的陷阱,虚拟祭品价格严重背离价值,高得离谱。部分平台甚至不惜采用消费抽成的手段,鼓励用户发展 “下线” 以谋取私利。

追根溯源,网络祭祀乱象的背后,暴露出平台责任的严重缺失以及行业规范的滞后。部分平台在流量与利益的诱惑下,对用户上传的信息不加审核,任由虚假信息与侵权内容泛滥。此外,作为新兴领域,网络祭祀目前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导致平台在运营过程中缺乏明确指导与有效约束。阅读全文>>>

近日,演员李现在北京各大公园拍鸟的视频刷爆了热搜。北京有哪些“拍鸟”胜地?拍鸟和观鸟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近日,演员李现来到北京玉渊潭公园拍鸟,并在微博晒出自己的摄影作品。李现微博截图

春季正是候鸟迁徙活跃的季节。最近,北京观鸟圈迎来了一位明星——演员李现拿着专业摄影设备,在公园加入“拍鸟”大爷的队伍,并贡献出“李现7斤镜头技巧”“李现玉渊潭摄影作品”等多个热搜词条。

“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在某一时刻爱上观鸟、拍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观鸟爱好者何方说,每个人都可以在观察鸟类的过程中感受到“忘我”,和自然建立连接,获得内心的愉悦。“李现作为公众人物拍鸟,让大家能关心鸟类的福祉、关注到城市物种多样性的美好,希望在这个层面能带来更积极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李现选择的两个公园——玉渊潭公园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都可谓是北京的“观鸟胜地”。2023年《北京观鸟地图》发布,推荐了45处鸟类资源丰富的观鸟点。这两处公园均榜上有名。

如今,观鸟爱好者日益增多,越来越多人参与到了解、观察、欣赏、拍摄鸟类的活动中,观鸟已然成为一种新时尚。“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应该更关注自然状态下的鸟类,至少做到不诱拍、不惊扰。尤其是现在,到了鸟类的繁殖季,希望大家可以克制‘出片’‘加新’的驱动,尊重鸟类自身的安全需求。”何方说。阅读全文>>>

编辑 贾聪聪

设计 刘晓斐

校对 张彦君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鸡毛百科 琼ICP备2024042143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