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东: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6:21:0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魏海政)4月2日,山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推进会,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的意见》。在会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浩介绍,山东省教育厅将主动融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从提升高等教育能级、厚植科技创新沃土,聚焦关键紧缺领域、强化创新人才供给,提升科技攻关效能、畅通成果转化渠道等方面,切实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积极助力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在提升高等教育能级,厚植科技创新沃土方面,通过深入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构建引领和支撑全面创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支持驻鲁部属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力推动省属高校“双一流”突破。建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设立重大需求精准科学识别、学科专业设置快速绿色通道,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适配不同领域创新需求。

在聚焦关键紧缺领域,强化创新人才供给方面,发挥教育系统人才培养主阵地、高层次人才蓄水池作用,有组织加强人才引育,着力塑强人才资源、释放人才红利。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建强国家和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探索成立联合研究生院,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校企联合实施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在产业一线培养历练高素质劳动者、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推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柔性引才机制,积极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全力引育高层次人才。深化“校企共聘共用”,完善双向流动激励机制,支持高校教师到龙头企业、企业技术骨干到高校“跨界融合”,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在提升科技攻关效能,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方面,以山东重点产业需求为牵引,深化高校科研供给侧改革,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使命导向、应用牵引的高校实验室体系,争创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水平运行现有高等教育共同体,布局建设一批省级未来技术学院、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专业特色学院,深度赋能山东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深入实施“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建强用好全省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巩固拓展校企协同创新的良好态势。遴选部分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用足用好山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组织高校充分融入“山东科技大市场”,常态化遴选发布“高校好成果”,推动校企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精准对接和高效落地。

作者:魏海政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鸡毛百科 琼ICP备2024042143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