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减重指南③】反弹又重来?分级减重方案帮你科学破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2:12:00    

编者按

当前,全国各地积极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体重管理”成为热词。在彩云之南这个味蕾的狂欢圣地,如何让科学的体重管理与“菌子飘香”的烟火气和谐共生?如何在“晨吃米线,暮饮茶”的日常里轻松拥抱健康?

即日起,云南网推出适合“云南宝宝”的减重指南,专访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制定最适合云南人的减重方案。从酸辣开胃的傣味美食,到高原徒步的畅快淋漓,再到科学减重的医学方法,探寻体重管理与地域生活的完美平衡,解锁健康生活新密码。

健康评估方法指标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管住嘴、迈开腿”却收效甚微、稍不注意体重就大幅反弹……在减肥成为全民话题的当下,追求健康被人们列为生活必修课,但面对五花八门的减重方式,不少人深陷减肥困境。究竟怎么做才是适合自己的科学减重最佳路径?医院专家给出了答案。

因“胖”施策!用BMI量体定制减重法

“针对不同肥胖程度的人群来说,减肥方法往往不是千篇一律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吴边就不同肥胖程度人群的减肥方法给出专业建议,强调减肥不能“一刀切”,需依据个体情况精准施策。

体质指数(BMI) 来源:央视网

对于BMI处于24—32.5之间的小基数超重或轻度肥胖人群,吴边提倡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来管控体重。“饮食控制堪称减重关键,在整个减重进程中能起到70%—80%的作用。”吴边表示,采用轻断食(如5+2、16+8模式)或遵循地中海式膳食宝塔的饮食结构,注重高蛋白、低油低糖的膳食搭配,对该群体控制体重效果显著。与此同时,搭配适量运动更是“锦上添花”。每周进行三次左右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至1小时,有氧无氧运动相结合,这种“饮食+运动”的组合拳,能助力小基数人群有效稳步减重。

而当肥胖程度加剧,BMI达到32.5及以上的二度甚至重度肥胖人群,单纯依靠自我生活方式调整,虽短期内体重或有下降,但远期难以维持理想体重水平。此时,医疗手段介入成为必要之举。

202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来源:中国营养协会

吴边介绍,符合用药指征的患者可选用合规减肥药物辅助治疗或者在新技术层面,可以通过无痛胃镜下的胃转流支架植入术限制食物吸收实现减重。“针对重度肥胖群体,更推荐减重代谢外科手术,不仅能实现体重的长久控制,更重要的是能同步改善一系列代谢综合征,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以及女性因多囊卵巢综合征引发的不孕症等问题。”

越减越肥?科学减肥需打破恶性循环

减重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实操过程中,不少人会陷入“越减越肥”的困境。吴边指出,盲目采取极端减肥方式可能引发身体保护机制,导致更严重的体重反弹,科学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才是关键。

科学减肥方案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很多减肥者在初期采取极端节食手段,如每天仅吃一餐或完全水果代餐,虽然短期内体重下降明显,但这种极低热量摄入模式会触发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当身体感知到能量危机时,首先分解的是肌肉而非脂肪。”吴边解释道,肌肉量的流失直接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此时即便维持同样食量,身体也会将更多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

需要注意的是,生理性代偿往往伴随心理失衡。持续饥饿感可能诱发焦虑情绪,最终演变为暴饮暴食。“人体就像进入‘饥荒备战’状态。”吴边用形象比喻说明,即便恢复原有饮食量,代谢系统受损的身体会超量存储能量,形成“减10斤反弹15斤”的溜溜球效应。

健康膳食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对于科学减重方案,吴边提出“黄金比例”概念:70%-80%成效来自合理膳食管理,剩余部分需配合运动策略。他建议,采取渐进式饮食调整,在保证基础代谢所需的前提下,通过营养配比优化实现热量缺口。运动方面强调有氧与无氧结合,增肌训练不仅能提升基础代谢,还能改善体脂分布,这对长期体重维持至关重要。

“每个人的代谢特征、生活习惯都存在特异性,不存在‘万能公式’。”吴边提醒公众,制定减重计划前应进行专业评估,避免陷入“自我惩罚式”减肥误区。

记者:高祎祎 张琦敏

视频:娄新月 王小羽

编辑:胡津滔

【相关阅读】

【减重指南①】“甩米线”也能瘦?手把手教你在饮食中巧控体重

【减重指南②】孔雀舞1小时相当于慢跑40分钟?这些运动妙招值得一试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鸡毛百科 琼ICP备2024042143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