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照亮山区学生的成长路——记重庆市涪陵区焦石小学教师胡永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7:10:00    

重庆市涪陵区位于长江中游,胡永玲工作的焦石小学则位于远离主城140多公里的大山脚下。199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学校任教后,她一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与担当,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学校位于大山脚下,气候湿润闷热,夏天蚊虫较多,天刚蒙蒙亮,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洒满校园,胡永玲已经早早来到教室,她手中握着几盘蚊香,走进教室,细心地点燃,那一缕缕淡淡的烟雾,驱走了蚊蝇的侵扰,为学生守护每一个清晨。

由于农村学校的拆迁合并,有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住进了学校,李羽峰就是其中一个。每当放学时分,李羽峰看到其他学生欢欢喜喜地背着书包回家,委屈的泪水一直往下掉。这时,胡永玲细心地走到他身边,温柔地拭去脸上的泪水,牵着他的小手漫步操场,轻声告诉李羽峰:“老师也住在这里,老师的家就是你的家,每个夜晚,老师都会在这里陪着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胡永玲就这样一直陪伴和安慰着住校的孩子。

胡永玲班上有三位自幼失去母亲的孩子,一提起母亲就眼泪哗哗地流。课堂上,他们不敢与人对视,不愿与人交流,说话声音小得听不清楚,课间他们则默默坐在教室一角,与欢乐的集体格格不入。为了抚平学生受伤的心灵,胡永玲总会蹲下身子,微笑着与他们亲切交流,每逢班级发奖时,胡永玲总会偷偷多塞给他们奖品。

冬日里看到他们衣着单薄,胡永玲四处奔走筹集衣物。夏日炎炎,看到学生仍穿着不合时宜的冬衣,胡永玲又精心为每个孩子选购了夏衣,并鼓励学生:“这是为你量身打造的‘盔甲’,穿上你们将不再孤单,因为你们拥有比别人更多的爱,你们要更加勇敢、乐观、自信。”

在胡永玲的持续关爱和鼓励下,自信的笑容在学生脸上绽放开来。去年六一儿童节,他们和班上其他孩子一起站上舞台展示自我,获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

在一次批改作文时,胡永玲在留守儿童刘萤的作文里看到这样一段话:“爸爸妈妈,我好羡慕弟弟,他过生日在暑假,你们可以和他一起度过,每次都有大大的蛋糕,美好的祝福。而我的生日在四月,12年了你们从没给我买蛋糕过生日。每当听见同学们开心地谈论自己如何过生日时,你们知道我心中有好羡慕吗……妈妈,我好想拥有一个蛋糕,好想过一次属于自己的生日!”

批改作文的胡永玲感动落泪,她立即拍下这篇作文,通过微信转发给家长。她决定在班级为像这样的孩子置办一场集体生日会,胡永玲购买了生日蛋糕和礼物,邀请了全班的学生一起为刘萤和像她一样的孤独无助的留守儿童过上了一个集体生日派对,当学生们双手合拢默默许愿时,刘萤的爸爸妈妈和姑姑也悄悄地赶来了,看到胡永玲为孩子准备的温暖的生日会,对女儿的愧疚片刻涌上心头,上前一把抱住孩子泪流满面。

2017年,是胡永玲最艰难的一年,妈妈和公婆身体不好,住院治疗需要照顾,自己又刚接手一年级班级。开学一周,班里就有个孩子小林(化名)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到校学习,失去双亲的小林和以捡破烂为生的奶奶相依为命,濒临辍学时,胡永玲主动申请放学后为小林上门送教。

小林的家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大山里。有一次去小林家送教的路上,突然的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吓得胡永玲直打哆嗦。她的内心也纠结着到底是继续前行还是半路返回,但她一想起小林渴求的眼神,还是鼓足勇气,咬紧牙关往前走。等到她到达小林家时,衣服已全部湿透、雨伞也被吹变了形。小林的奶奶紧紧地拉着胡永玲的手哽咽道:“胡老师,这么大的雨,真没想到你还会来。”

整整三年送教之路,她从未却步。

28年的坚守,胡永玲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她的爱心与智慧,点亮了学生的成长之路,成了他们心中最温暖的光。(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勇)

作者:刘勇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鸡毛百科 琼ICP备2024042143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