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把公益性写在卫生健康的旗帜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3:32:0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清华大学举办公立医院主要领导人员经济管理培训班,国家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并作专题报告。此次培训聚焦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关键环节,旨在强化国家第一梯队医院示范引领作用,系统提升医院主要领导的战略视野、责任意识与领导能力,为深入推进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注入“头雁动力”。60家第一梯队医院主要负责人无一缺席,11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卫生健康部门分管负责人列席旁听。



深化理论学习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是此次培训强调的首项要求。


“公立医院由党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主要领导作为党的干部,政治要求至关重要,理论学习不容松懈。”培训强调,公立医院主要领导须投入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精准把握党中央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大政方针,深刻领会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将其作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具体而言,要深刻领会党的领导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明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的核心要义;牢记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遵循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要求。


培训对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公立医院主要领导首先要做到“知”,其次要真正“信”,最重要的是付诸行动。


培训要求,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推进编制、医疗服务收费和医院薪酬制度3项改革,同时加强医疗监管,完善财政补助政策。培训特别强调,相关改革措施要坚持“稳”字当头,遵循“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破立并举”的原则,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近几年,我们在临床一线深切感受到医疗收费机制与医保支付体系正逐步向服务主导型转变,这一趋势令人欣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杨尹默表示,医疗收费机制需进一步优化——儿科、急诊等在医院经济运营中处于弱势的基础性学科,眼科、整形、口腔等技术设备更新快、患者需求高的学科,肝胆、胰腺等服务技术难度高的学科等,均需在收费机制调整中获得关注。


在明确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培训进一步阐释了公立医院改革的公益性内涵:在运行机制上彰显公益性要求;促进薄弱专科发展,在发展均衡性上彰显公益性;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在改革精神导向上坚持公益性。


三明医改经验重点学什么?培训明确,要学习三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公益性、坚持人民立场的政治原则;学习三明事不避难、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学习三明医改因地制宜推动改革的实践智慧;还要学习三明将深化医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联系、相适应,不脱离实际的务实态度。


“作为公立医院的主要领导,我们既是改革的践行者,更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彬表示,将始终牢记改革初心,怀着认真、谦和的态度深入学习三明医改经验,以更务实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推动三明医改经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两个至上”

优化医疗体系与服务供给


培训强调,要在分级诊疗体系中把握好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和使命任务。解决14亿人的看病和健康问题,要靠三级服务体系的联动、预防与治疗的配合,以及中西医有效协同。要引导三级医院持续开展巡回诊疗服务,“三级帮扶二级,二级帮扶一级”应该成为公立医院工作日常的机制性安排。


培训重申了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十大功能定位”,要求各家肩负重大责任的公立医院深刻思考,并坚决贯彻执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表示,齐鲁医院将作好表率、树立示范。以临床健康需求和应用为导向,着力建成区域内群众危重症转诊会诊中心,积极发挥带头作用,整体提升区域服务水平。


谈到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院长吕奔表示,需进一步完善顶层规划、健全双向转诊等标准化流程、优化人员派驻机制,同时统筹“引育用留”全链条,强化受援地区人才培养。此外,需加强运营管理能力培训,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援受双方一体化同质化管理,促进医疗资源共享与精准调度。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王艺提出,需结合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性质定位与任务差异,兼顾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及薄弱学科特征,完善绩效考核目标与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薪酬体系导向作用。同时,可设立专项薪酬补贴,鼓励医务人员投身基层和边远地区医疗工作,促进医疗资源均衡配置与医疗事业协调发展。


培训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两个至上”,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了8件为民服务健康实事,要求全系统整体推进。公立医院主要领导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工作调度,对重点工作成立专班紧盯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群众有获得感。


狠抓医院管理

提高治理水平与运行效率


培训要求,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打造和谐奋进的医院领导班子。


培训强调,院长负责制是党中央确定的新时代医院管理体制,落实这一体制需充分发挥医院党委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方面的作用。党的领导是指党的各级委员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领导班子成员需共同对党的事业和决策负责,既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形成工作合力。


“医院管理是一门大学问。”授课领导表示,即便讲解再多管理知识和政策,也不及公立医院主要领导人员主动钻研,真正爱上管理、爱上服务、爱上协调和奉献。公立医院主要领导人员需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管理、组织、协调、奉献和服务中,这既是组织的嘱托,也是党的要求。


培训强调,要狠抓医院绩效和精细化管理。一方面,主动控制医院规模,公立医院单体床位数不得超过1500张,分院区数量不超过3个,以追求恰当的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文化建设、医患沟通、遵守职业规范及落实法律法规要求等方面抓好管理工作,推动医院走内涵效率型发展道路,同时注意防范化解运行风险。


“培训报告高屋建瓴、振聋发聩,让人常学常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付卫说。当前,医院信息系统存在独立建设成本高、共享难的问题,这也对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提高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水平形成阻碍。付卫建议,从国家层面开展“共性筑基、个性拓展”顶层设计。一方面,推动医院间招标采购数据、风险案例等信息共享,促进招采透明化;另一方面,促进医疗数据互联互通,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院长刘林林表示,医院将不断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经济运行、强化成本控制、优化内部绩效方案、培育特色医院文化、拓展多元化服务。在提升合理收入的同时,以党建为引领把准公益性办院方向,坚决遏制逐利倾向。同时,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在医院运营与专科建设中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依托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持续提升管理效能与服务质量。


“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将持续推进。培训要求,医院需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带领团队的作用,重视运营管理团队建设并加大运营力量投入,通过促进业务管理与财经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培训还明确,要持续正风肃纪,打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


图片

文:健康报记者 高艳坤

编辑: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图片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4Z4OJ5LU】获取授权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鸡毛百科 琼ICP备2024042143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