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法院上一年运用破产程序化解不良债权3907.56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8:40:00    

4月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江苏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例。2024年全省新收实质进入破产审理程序的企业破产案件8004件,稳中有降。运用重整程序,成功救治南京红太阳、镇江花王、苏州中利三家上市公司,保住上下游企业1.2万余名职工就业,依法维护1380余户债权人237.62亿元债权利益和5.82万户投资人权益,促推企业恢复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省法院积极运用破产程序,促进市场出清、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全年化解不良债权3907.56亿元,吸引投资439.02亿元,清偿税收债权34.29亿元,安置职工4.28万人,保障职工债权18.34亿元,盘活土地房产3299.08万平方米,续建楼盘39个,向百姓交付房屋12128套。

江苏法院探索开展“立转破”“诉转破”,有效前移破产重整和破产退出启动关口,让有挽救价值的危困企业尽早获救,没有挽救价值的尽快退出。探索开展“执破融合”改革,有效叠加执行和破产程序效能,促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依法支持危困上市公司通过破产重整化解风险,最大程度满足各方利益诉求。坚持将绿色原则融入破产程序,优先解决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历史欠账。依法推进长江流域散乱危污企业出清,审结沿江小化工企业破产案件11件,助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法院将完善立审执破程序衔接,依法保障破产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充分发挥破产挽救功能,完善重整价值识别机制。探索完善小微企业破产救治机制,促推重整再生。稳妥做好房地产企业破产处置,配合做好保交楼、保交房工作。深化“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的改革试点,实质性为一批“诚实而不幸”的自然人化债脱困,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典型案例】

新“国九条”背景下的全国首例完成重整案

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绿色农药及“三药”中间体研发、制造、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自主可控的吡啶碱、除草剂、拟除虫菊酯等成熟绿色农药产业链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曾位居中国农药行业销售百强企业前三甲,吡啶碱全球市占率40%以上。

2019年以来,受产品主要出口地消化库存、原材料以及国际物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经营效益降低。同时,因债务结构不合理,加之股东债务风险不断向上市公司传导,引发债务危机。南京市两级法院先后启动控股股东及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程序,通过两案协调审理、协同重整,一揽子化解集团整体债务危机。另外通过市场化招募,成功引入与公司绿色产业发展模式高度耦合的某地方国资企业作为产业投资人,打造生化农药、生物质新能源等新型产业,系统化解整体债务约141亿元,稳定上下游近万名职工就业,有力维护300余户债权人和2.04万户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这是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实施强监管背景下,全国首例完成重整且执行完毕的上市公司重整案。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重整价值识别和挽救机制,市场化引入产业耦合度高的投资人,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充分发挥破产重整挽救功能。充分发挥府院协调联动,最大程度提升重整质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苏高苑

校对 陶善工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鸡毛百科 琼ICP备2024042143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