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能够准确说出
我的身份证信息、手机号
甚至是同事孩子的名字
我怎么会觉得有假?”
近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公安局黎安海岸派出所,70多岁的赵女士回想起自己的被骗经历时,声音还有些颤抖。

近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公安局黎安海岸派出所里,派出所民警指导赵女士与其家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记者杨晓晖 摄
当天,赵女士讲述了自己的惊险遭遇。原来,网络骗子冒充“公安民警”,引荐赵女士认识“银监局专业人员”,还远程指导下载控制软件,险些转走她50万元的养老积蓄。
电话打破早晨的平静
3月24日9时许,赵女士在陵水黎安镇某小区的家中,接到自称“中国移动工作人员”的来电。对方称,赵女士的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在哈尔滨市一处营业厅注册了一个电信账户,并发布千余条非法广告,导致有人上当受骗。
“你必须前往哈尔滨市公安局开具证明,如不及时报案处理,将影响名下电信账户的使用功能。”电话那头,“工作人员”告知赵女士。随后,“工作人员”指导她下载一款名为心某的通信软件,并让她联系一名叫赵某的“警察”。
“警察”称赵女士曾买卖自己的个人信息,非法获利680万元,若是想证明自己的收入来源合法,就得让银监局的工作人员开具相关证明,随后便向赵女士引荐了“银监局”的“邱主任”。
“邱主任”称,需要查验赵女士名下个人账户详情,引导她下载一款名为飞某远程的APP。对方通过该APP远程操控了赵女士的手机,并查看她名下的账户详情,接着便以测试转账功能是否正常为由,要求她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进行转账。
3月26日12时许,赵女士根据对方的引导,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进行转账,共计50万元。
“因为他们当时承诺,第二天会将这个钱如数归还,所以我没多想,就把钱转过去了。”回想起当时的经历,赵女士懊悔不已。
警察介入及时止付
事后,赵女士向女婿提及了此事。女婿判断赵女士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连忙让她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3月26日22时许,赵女士与丈夫前往黎安海岸派出所报案。值班民警蔡开荣受理了此案。
“当时,赵女士慌慌张张地和我们说了很多信息,还涉及了许多人名,我们一开始都理不清楚。”蔡开荣介绍。后来,在赵女士的描述里,他注意到,假警察要求赵女士手写一份“澄清报告书”。根据这份“澄清报告书”,一场骗局浮出水面。
为了详细了解事情经过,蔡开荣花了4个多小时梳理案情,直至27日凌晨2时许,才缕清事件的来龙去脉。缕清脉络后,蔡开荣顾不上休息,加班加点、快速立案。27日上午,一到银行上班时间,蔡开荣立即与银行工作人员协作办理相关手续,对涉案账户进行紧急止付,成功冻结了赵女士转出去的50万元。
警方揭秘诈骗套路
“要不是蔡警官及时帮助,我们的钱恐怕都拿不回来。”近日,在黎安海岸派出所里再次提到此事时,赵女士心中充满了感激。
蔡开荣介绍,在这起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抓住老年人对司法机关的敬畏心理,加上部分个人信息泄露,很容易突破老人的心理防线。这类诈骗常常伴随“切断外界联系”的步骤,例如,要求受害者到偏僻的地点,或是关闭手机、使用指定网络等。
“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真正的警方绝不会通过网络软件办理各类案件。”蔡开荣说。
为了防止赵女士与其家人再次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蔡开荣邀请赵女士与其家人来到所里,帮助他们在手机上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与自己的子女保持电话畅通。”民警建议,子女可以与老人约定“转账前必联系”的规则,发现老人失联,或行为异常时,要第一时间上门查看,或是联系公安机关报警处理。
来源:法治时报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