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9月1日, 辽宁正式开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2 01:07:00    

9月1日,

辽宁开海啦!

休渔期结束,

沉寂许久的海港瞬间被点燃,

上百艘渔船蓄势待发,

在马达轰鸣声中

奔赴广阔无垠的大海,

开启一场与鲜美海货的邂逅!

跟上镜头,

一起感受这

扑面而来的热闹劲儿!

9月1日清早,天刚微亮,锦州经开区渔政执法码头已是人声鼎沸。数百艘渔船整齐停靠,渔民正合力将沉重的渔网拖上甲板,进行开海前的最后整备。金属声、吆喝声与海浪声交织,空气中弥漫着海盐味道和与忙碌气息。

55岁的辽锦渔15247号船长刘宝成正和船员们做着出海前的准备:检查发动机、修补网具、装载冰块和补给物资。“昨天还有些紧张,临近出发反而平静下来了!休了4个月,就等这一天,打算一次捞个2000斤!”谈及开渔的心情,刘宝成笑得合不拢嘴。

在葫芦岛市兴城小坞渔港,渔民罗铁军一边仔细检查着渔网,一边兴奋地说:“今年海里资源好,我雇了8个人,就盼着能多打点鱼。”言语间,满是对出海收获的憧憬。

几乎同一时刻,盘锦二界沟中心渔港内,船主裴勇颇有些得意地向记者介绍着他的“新伙计”:“钢船改造花了350多万元,好在国家给补贴了75万。现在它能装载150吨,抗八级大风。”裴勇介绍,今年休渔期船上的导航系统迎来全面升级,新更新的导航终端定位精度由20米提升至10米,“这不仅降低了航行风险,还能让我们更准确规划航线,快速找到鱼群聚集区域。”

在庄河市南尖渔港,37米长的辽庄渔65998船上,船主许传爽正忙着往船上装冰块,为海货归航时保持新鲜做好准备。今年30多岁的他,已是拥有10多年出海经验的“老把式”,动作娴熟利落。另一边,妻子雒祥妤正搬运着刚从市场采购的生活物资,新鲜蔬菜、肉、水果一应俱全,这一趟足足花了5000多元。“今年村里一起编组出海,相互有个照应,我在家心里也踏实多了!”她一边整理船舱里的物资,一边用胳膊抹去额头的汗珠,话语里满是安心。

这份踏实,源于今年大连市将“不编组不出海”纳入“十不出海”渔船监管要求,为渔民出海作业系上了“安全绳”。

“我们按照‘就近、就便、就熟’原则,综合考虑渔船作业区域、船型大小、航行能力等因素编队,让每组渔船既能在技术上优势互补,又能在情感上紧密联结。”庄河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队长刘兴有介绍。目前,庄河全市渔船已编成382组,渔民们同出同归、“抱团”生产,从源头织密了海上安全防护网。

9月1日中午12点,黄渤海海域正式结束为期4个月的伏季休渔期,辽宁沿海万艘渔船鸣笛启航,驶向蔚蓝大海,开启新的捕捞征程。为确保渔船安全出航,辽宁各地提前做好充足准备。

“请各船舶加强瞭望,注意避让”“请遵守渔业法规,安全生产”……在盘锦,天刚蒙蒙亮,5艘海警执法艇便开启了列队巡航,高频电台不断播报安全注意事项。“看到海警的执法艇,我们出海更安心了!”渔民王大哥对着执法艇竖起大拇指。

葫芦岛市针对夜间特别是凌晨“黑色4小时”事故高发风险,对航经重点水域的商渔船开展即时点验和叫应提醒,确保船舶“点得通、叫得应”;丹东市紧盯“人、船、港”三个关键要素,严查严治涉渔风险隐患,特别是加大对入江入海口、中朝自由航行区等重点水域的巡航检查频次密度,严打“船证不符”、超航区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营口市多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大海上执法巡航力度,加强对渔业生产秩序监管,确保及时有效处置各类海上突发事件。

在锦州,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开渔盛典——“中国最北海·锦州湾秋捕开渔季”,让开渔充满了更多欢声笑语。9月1日至6日,笔架山海洋音乐节、渔民歌舞民俗秀、海鲜厨艺大赛等六大主题活动联袂上演。

“开渔对我们渔民来说,就像农民开镰收割一样重要。今天的仪式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对渔业的重视,也增强了我们安全出海、丰收而归的信心。”仪式现场受邀参与“点龙睛”活动的船长代表杨凯说。

第一批渔船即将满载而归,海鲜市场上,商贩们已经准备好迎接开海后的第一批鲜货;码头边,游客们期待着品尝今秋第一口“辽宁鲜”。海风渐起,潮汐涌动,千百年来,辽宁渔民与大海的约定仍在继续。

(辽宁日报记者 白复海 于雅坤 李曼 佟利德 费嘉维 孟祥畔 张子彧)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鸡毛百科 琼ICP备2024042143号-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