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雄狮突击队”
渤海之滨、运河之畔,一支神秘队伍,专门应对突发危急案件和反恐事件,默默保卫着狮城百姓的平安。这支队伍就是沧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雄狮突击队”。
日前,沧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为4名新队员颁授“雄狮突击队”臂章,“雄狮突击队”再次注入了新鲜血液。
4月1日,记者来到了沧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训练基地,实地观摩“雄狮突击队”春训。
“快点,再快点……”隔着特警支队训练场高高的院墙,记者远远就听到训练场内教官发出响亮的指令声。此时,尘土飞扬的训练场内,“雄狮突击队”队员们正在各种训练器械上“翻山越岭”,闪转腾挪间尽显“高手”本色。
突击队员刘嘉超从警校毕业后,去年加入了“雄狮突击队”。一开始,他的训练成绩在全队排名垫底。为了不拖后腿,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在练,别人下班回家后他还在练,就这样,他的成绩一点一点提了上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的体能训练综合成绩在“雄狮突击队”里名列前茅。
当被问及提升体能训练成绩的秘诀时,刘嘉超告诉记者:“体能训练没有捷径,只有一个字——‘拼’。”
“‘雄狮’是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尖刀队伍,时刻准备出击。平时不管是体能综合训练、战术配合、还是实弹射击都参照实战标准开展,丝毫不能马虎。”沧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雄狮突击队”大队长张俊杰说,沧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综合训练场地涵盖索降、攀登、破拆、攻坚、障碍等一系列训练器械,布局合理、设计巧妙,能有效辅助突击队员稳步提升体能素质和技巧。
就在这时,几名突击队员靠着一根垂下的绳索,在近15米高的楼上模拟从直升机上鱼跃而下,准确下降到指定位置后,一个前滚翻迅速拔枪瞄准。
“为了做到在任何情况、任何地点都降得准、降得稳,‘雄狮突击队’始终将索降纳入重点练兵科目。目前,突击队员已全部具备高空索降能力,真正做到了指到哪里,降到哪里,突破到哪里。”张俊杰说。

在短枪射击区域,记者看到几名突击队员正在进行短距离移动射击训练。他们脚步沉稳,拔枪快速有力,瞄准射击一气呵成。
“我们要求突击队员都能在0.7秒内连续射击,并精准命中目标。”张俊杰告诉记者:“这项训练要求队员们在移动中发现并击中目标,旨在训练他们移动射击的能力,培养射击速度、精度。毕竟,早一秒钟制服犯罪分子,人质就多一分安全。”
在此期间,记者发现几名突击队员在跑向射击点时速度并不快。“这样的训练状态会不会是在‘偷懒’?”带着这种困惑,记者再次询问。
“我们在训练中不光练快,还要练慢。跑得慢不代表击中目标速度慢。”沧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毕勇笑着解释说:慢也是一种学问。项目中,脚步慢不等于射击速度慢。犯罪嫌疑人通常不会给突击队员开第二枪的机会,这就要求突击队员在移动时要慢下来,注意观察射击目标,调整心肺呼吸,协调好身体各部位机能,时刻准备拔枪射击。
说起狙击手,人们脑子里会不自觉呈现出影视作品中的千米外狙击,一击致命的影像。在短枪射击区训练得热火朝天时,远处两名狙击手却像石像一般,整整一上午“钉”在狙击阵地上。
“以前跟前辈学习狙击时,感觉很简单,上手也很快。真正了解狙击后,才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呼吸频率、俯仰角、狙击心态……”说起狙击知识,狙击手王元宽滔滔不绝。已经拥有10年狙击经验的王元宽对于狙击的理解就是易懂难精。
寂寞,是王元宽对自己10年狙击手生涯的总结。他说,“雄狮突击队”专门为狙击手列装了高精度狙击枪,与传统的狙击枪相比,其在射击距离和准确度上都有极大的提升,有助于狙击手完成复杂、多元化任务。
随着新人的加入,王元宽作为“雄狮突击队”第二代狙击手,还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任。
沧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雄狮突击队”是河北省首批专业化特警力量。自成立以来,“雄狮突击队”始终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为信念,多次圆满完成反劫制爆、应急处突、安保警卫、武装巡逻等艰巨任务。
作为我市公安系统应对暴力犯罪、突发事件和公共安全威胁的“尖刀利刃”,“雄狮突击队”的组建,就是为了与普通警力形成互补,应对高风险、高难度等公共安全威胁。
“雄狮突击队”成立至今,多次获得公安部、河北省公安厅和沧州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先锋警队、先进基层党支部等称号,多次荣获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12人次荣获个人三等功及市级以上荣誉。
成立10余年,“雄狮突击队”先后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新加入的成员都能很快适应突击队员的角色。
“‘雄狮突击队’的每一名队员以练代战、以练为战,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会毫不犹豫地冲向第一线。”沧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负责人骄傲地说:“全体特警队员时刻准备着,‘雄狮突击队’时刻准备着,为保卫狮城百姓财产和生命安全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