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杨凌融媒体中心】
在三秦大地的关中平原,杨凌正以现代农业“国家队”的担当,奏响乡村蝶变的激昂乐章。如今,科技已成为杨凌乡村振兴的“最强引擎”,通过“五联一抓”工作机制的深度赋能,广袤乡村处处焕发新生机,产业蓬勃发展,生态宜居宜人,乡村治理高效有序,一幅“全域和美、城乡共富”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
多彩油菜花 绘就黎陈村振兴新画卷
走进杨陵区大寨街道黎陈村的油菜多功能试验示范基地,连片的彩色油菜花进入盛花期。黄色、粉色、橙色的油菜花铺满大地,形成一片花海。走进村子,青砖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勾勒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村里实行集体化管理,每年村里都会免费给大伙发放油菜种子,等到了收获季,还有集体分红,家家户户都受益。”村民张进国笑着分享道。
2022年,杨凌示范区创新推行乡村振兴“五联一抓”工作机制,组织专家、科研力量、企业、相关部门以及党员五方紧密联动,凝聚起强大合力,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在这一背景下,陕西省油菜杂交中心成为了黎陈村的包抓单位,为村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其中,中心良繁栽培研究室副主任张智,更是投身基层,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心扑在村子建设上,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今年在这片地里种了好多彩色油菜花,我们将通过油菜节活动,吸引游客来采摘油菜花菜薹,提高油菜种植附加值,增加群众种植效益。”张智表示。
经过几年的发展,黎陈村已然旧貌换新颜。村子里,道路宽阔整洁,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文化广场欢声笑语不断,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产业发展更加富有,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黎陈村党支部书记罗文敏说:“‘五联一抓’工作机制特别好,从最初推行到现在,我们村子的变化特别大,产业发展上,以前路子窄、效益低,现在是百花齐放、蓬勃发展,村民收入蹭蹭涨;村容村貌更是焕然一新,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
产业赋能展新貌 秦丰蝶变正当时
日前,在位于揉谷镇秦丰村的秦丰种业生物育种试验基地里,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这是杨凌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揉谷镇秦丰村的包抓企业,为强化产业协同发展,在村上落地建设的生物育种试验基地。
多年来,基地不仅为秦丰村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显著变化,还极大地提升了全村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了秦丰村农业产业朝着现代化、高效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我们与村上达成合作,流转了这片土地,进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这里不仅是新品种的‘试验田’,还是村民增收的‘新平台’,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有了稳定的工作机会,增加了收入,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杨凌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少勇表示。

产业是金毫,环境是绮墨,一笔一划勾勒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针对镇村提出的人居环境联合整治工作计划,秦丰种业投入3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推进秦丰村污水管网改造工程,解决了秦丰村多年来污水明排的“顽疾”,人居环境得到切实改善。“通过企业帮扶,村里再也没有污水横流的现象。”杨陵区揉谷镇秦丰村村委会主任刘军平说。

以“两环五带”为引擎 绘就新图景
春潮涌动催人进,不负春光忙建设。增绿补绿、修剪树木、垃圾清运……连日来,随着“两环五带”环境风貌提升工作的推进,一幅“全域和美、城乡共富”的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在崔西沟村口,记者看到平整干净的水泥路,没有一丝杂物;路旁,独具匠心的美化字错落有致,为村子添了几分文化韵味;刚刚播撒完花种的土地,泥土翻松,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高干渠路两旁,工作人员正在栽植松树。“我们现在栽的是白皮松,这个栽完以后,开始种花种草,增绿补绿,目前,栽植白皮松已经2000多棵。”杨陵区城乡环卫有限责任公司园林组组长吴建文说。
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以“两环五带”建设为抓手,通过环境提档升级、产业协同联动、资源全域统筹等方式,探索出一条城乡深度融合、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路径。当前,两条农高会田间展精品参观环线和五条特色产业带已串联起21个重点村庄、7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及6个特色产业园区,形成“科技示范+产业富民+生态宜居”融合发展新格局,成为展示“千万工程”杨凌实践的亮丽窗口。

“最近一段时间,平均每天出动工作人员300余人、各类作业车辆26辆。在北干渠路、康乐路、渭惠路、常乐路、杨扶路和344国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开展绿化苗木补栽、树木修剪、杂树清理、绿化带整平、土方回填等工作。”杨陵区城乡环卫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崔创军说。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杨凌示范区正稳步加快形成“两环五带”农业特色产业新布局,向着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大步迈进。
“我们目前正争分夺秒、全力以赴,计划在4月20日前全面完成总长42公里,近百里的建设任务。届时,将呈现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城乡一体全域‘公园’和美景象。”崔创军满怀信心地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深入挖掘杨凌独特的农耕文化,结合区内丰富多样的产业,精心打造13个特色节点,这些节点不仅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杨凌农耕文化的生动展示窗口,让农耕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带动文旅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从规划到路径,从政策到措施,杨凌示范区“五联一抓”工作机制明确了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绘就了产业兴旺发展蓝图。如今,杨凌正乘着东风,坚持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聚集资源优势、多方协同发力,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一系列务实举措精准落地,一个个村庄旧貌换新颜,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记者:米蓓
本文来自【杨凌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