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发票的行为通常与避税有关,但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违法的,并且可能涉及偷税漏税。以下是一些商家不给发票的原因:
掩盖真实营业额以偷逃税款
商家通过少开具发票来减少应纳税额,从而逃避国家税收。税务部门根据商家的投资规模、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实行税收定额。一些商家为了取得更大的利润,认为税定得越低越好,因此会尽量减少发票的开具,以降低税收成本。
避免商品或服务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
当商品或服务质量出现问题时,消费者可以凭借发票等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一些商家为了避免承担责任,会拒绝开具发票,这样在发生纠纷时可以矢口否认,推卸责任。
控制开票数量以避免超出预缴税额
发票是税务机关管理税收的重要依据。一些商家会提前领取发票,以控制开票数量,避免超出税务部门核定的税收额度。一旦发票用完后,他们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拖延或拒绝再次开具发票,从而减少应纳税额。
错误认知
一些商家可能认为不开发票就不需要缴税,或者认为某些收入可以免税。实际上,无论是否开具发票,纳税人都有义务按照实际经营情况申报并缴纳税款。不开发票并不等同于合法避税,而是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不给发票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严重破坏了国家税收管理秩序。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促使商家依法经营和缴纳税款。同时,税务部门也应加强对发票的管理和监督,打击偷税漏税行为。